>>>点击预约兽医电话回访<<<
摘 要:
猪口蹄疫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病猪感染后以口唇部、蹄部、乳房、外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仔猪还会表现心肌炎症状;猪场发现本病需要及时上报,禁止对感染猪进行治疗,平时对健康猪群接种疫苗,加强场内生物安全管理,做好疾病实时监测和发生疫情及时上报的工作。
1 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电镜下观察呈球形,表面无囊膜,直径为28~30nm,病毒表面相对光滑,无沟槽结构,中心部位有密集的RNA,外面包一层约5nm厚的衣壳。目前该病毒发现有7种血清型,分别为O型、A型、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和亚洲1型,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每个型下面又能分多种亚型,由于不断发生抗原漂移,导致亚型难以严格区分,但可以肯定的是,亚型之间的交叉免疫力很弱,这种特征导致临床免疫预防该病时困难较大。口蹄疫病毒对外界不良因素抵抗力不强,尤其是对酸很敏感,实际工作中可使用酸类消毒剂对本病进行控制。
2 流行特点
本病呈世界流行,除了猪之外,该病毒可感染的靶动物超过30种,且还在不断增长,以偶蹄类动物的易感性最强,临床报道最多的是黄牛、牦牛、水牛、骆驼、绵羊、山羊、猪、野猪等。病毒偶尔也能感染人,成年人感染后手部会出现小的水疱,约1~2周后自行消失,一般不产生生命威胁。婴幼儿感染后危险性很大,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未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死亡。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最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在发病初期,病毒体内存量大,集中分布在水疱液中,通过密切接触散毒很快,其他动物有感染时也会出现交叉感染。除了水疱液外,感染猪的精液、尿液、乳汁、唾液、眼泪,甚至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病毒。康复期的猪在2~3周内也带部分病毒,只是数量较少,故曾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即使猪症状消失也不能大意。传播方式临床上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饲养密度过大时由于猪之间接触频率高,很容易爆发疫情[2]。病毒污染各种传播媒介时,健康猪接触后也能感染,如被粪便污染的食槽、饮水器、玩具、墙面、地面等。很多兽药、饲料、疫苗、器械、设备等厂家的业务员每天为了业务来往于不同的养殖场,如果不严格消毒,病毒很容易以这些人的衣物、鞋帽及穿戴物为载体从一个场带入另一个场,严重的还会引发地区间流行。空气也是一种传播媒介,有研究表明,病毒能随风传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甚至还能引起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呼吸道、消化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门户,体表皮肤、黏膜受损时也会为病毒侵染提供可乘之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寒冷的冬季临床报道率明显上升。
3 临床表现
疾病初期病毒只在局部引发皮肤水疱,随着病毒在感染部位的复制,大量子代病毒体进入血液,并随血流进入全身,引发病毒血症,此时体温上升至40~41℃,病猪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病毒全身扩散后黏膜组织丰富的器官和部位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小的如芝麻粒大小,大的如蚕豆,以口唇、鼻镜、乳房、外阴、包皮、蹄冠、趾间的皮肤分布最集中。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流出水疱液和血液的混合物,之后疮面开始糜烂。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经过7~10d可自行痊愈。如果不慎感染致病菌,则局部症状会加重,表现红、肿、热、痛。化脓菌感染时局部还会流出脓汁,同时蹄匣可脱落,剧痛导致病猪脚无法着地,喜离群独卧一角,对采食、饮水等行为产生影响,久之机体便会衰竭。母猪乳房也会出现烂斑样病灶,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母猪。
4 预防措施和对策
由于本病是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也是一类动物传染病,故感染猪禁止治疗,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4.1 健康猪群接种疫苗免疫
目前市售口蹄疫疫苗种类较多,有合成肽疫苗、单价灭活苗、联苗灭活苗等。口蹄疫病毒血清型较多,在我国以O型、A型和亚洲1型流行最广,建议大家首选这3种进行免疫。由于该病受国家重点监控,故国家会提供免费疫苗进行接种,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的流行毒株进行针对性选择。除了国家提供的免费苗外,市场上还有多种商品疫苗供养殖场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口蹄疫疫苗由于制备工艺、毒株种类、动物敏感度等不同,有些猪免疫后短时间内会表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如机体暂时性发热、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局部过敏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免疫后的24~48h自行消失,不必过于担心。但对已经妊娠的母猪免疫疫苗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产仔后进行补免。
4.2 加强场内生物安全管理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后再进入。每日带猪消毒1~2次,每周不低于2次的环境全面消毒,可选择生石灰粉对场内道路、走廊的地面进行消毒,墙面用石灰乳涂刷。猪粪每天清理1次,且要集中在远离猪场200m以上的地方堆肥发酵处理。经常来往于不同猪场的业务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尽量在远离猪场的地方接待。由于口蹄疫病毒对酸比较敏感,故受污染的器具可用稀醋酸进行浸泡或喷洒。
4.3 做好疾病的实时监测
定期采集动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方法有多种,国际兽医局推荐使用商品化及标准化的ELISA试剂盒进行诊断。如果水疱液或组织液中有足够量的抗原,数小时内便能出结果,具有诊断速度快,检测成本低,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
5 讨论
猪口蹄疫病和传染性水疱口炎发病特征较为相似,临床诊断时最好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基层有些养殖场为了防止病毒入侵,经常在圈舍地面用稀释的食醋溶液进行喷洒,并对猪的蹄子部位进行浸泡,这是利用酸性环境可杀灭口蹄疫病毒原理进行控制的,值得大家借鉴。另外,口蹄疫病毒临床也有感染人的报道,养殖一线人员(如饲养员、兽医、清粪员等,以及屠宰场、皮革厂的操作工人)在接触动物体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发现手部有不明原因的小水疱出现时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