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也叫做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为小猪摇摆症,是由于感染某些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断奶仔猪,尽管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有时甚至可超过90%。该病的发生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但多见于春秋季节。当猪发生应激以及抵抗力降低时比较容易出现发病,如断奶仔猪突然调整饲料和改变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规范,猪舍环境卫生不良等,都能够诱发该病。
1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其中以春秋季节比较多发。与大多数传染病相比,该病往往呈零星散发,通常不会整群发病,有时只见1~2头仔猪发病,而同窝其他仔猪正常。但该病往往突然发生,病程持续时间较短,病死率偏高。一般来说,同窝猪中多是刚断奶、体格健壮以及快速生长的仔猪易发。
2 发生原因
2.1 高蛋白饲料
仔猪对植物性蛋白消化能力较差,进入肠道中的高蛋白饲料通常无法被正常消化吸收,使其发生异常分解,对肠胃壁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腹泻。此时,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大肠杆菌大量增殖,并分泌毒素,当机体吸收这些毒素后就会发生水肿病。
2.2 应激反应
当猪受到某些不良刺激,如生活环境改变、断奶、更换饲料等,都会促使消化酶活性下降,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血液中皮质酮水平,血液中异噬白细胞变多,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机体抵抗疫病的能力降低,破坏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从而引起水肿病。
2.3 仔猪生理特点特殊
仔猪自身的消化机能还没有发育健全,特别是小于5日龄的仔猪,肠胃内只有较少的游离盐酸和蛋白酶,这种特殊的生理特点有利于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容易引起水肿病。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型
仔猪往往突然出现发病,通常当天晚上能够正常采食,但翌日清晨就在舍内死亡,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3.2 亚急性型
患病仔猪早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者停止采食。部分病猪的腹围变大,且由于声门发生水肿发出嘶哑叫声。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有时用手指碰触皮肤就会使其呈现明显不安。部分病猪可能发生轻度腹泻,接着变为大便秘结,减少排尿或者出现尿闭。减少走动,无法稳定站立,转圈运动或者盲目前进,接着前后肢麻痹,常常侧卧在地,肌肉震颤,经常抽搐,四肢胡乱划动,伴有鸣叫或者呻吟。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头面部、眼睑发生水肿,有时可见颈部、腹部皮下也发生水肿,但部分病猪不会有水肿现象。体温基本正常,往往不会达到41℃以上,病程后期体温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心跳加快且变弱,心搏大约为140次/min,有时甚至达到180次/min以上。呼吸加速,但病程后期可减少至4~5次/min。病程一般可持续1~2天,有时可超过1周,死亡率可高达90%。
4 防控措施
4.1 药物治疗
4.1.1 西药治疗
消肿解毒。病猪先口服15 g硫酸钠,接着肌肉注射10 m L速尿,每天1~2次,连续使用3~5天。
抗菌消炎。病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0.2 m L/kg 2%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或者2%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水肿灵),每天1~2次,连续使用3~5天。
4.1.2 中药治疗
方1:取苍术、石斛各12 g,茯苓皮、木通、牵牛子各10 g,猪苓、泽泻、大腹皮、红花、陈皮各6 g,加水煎煮,在药液中添加30 g雄黄粉,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
方2:取13 g连翘,木香、红花、枳壳、陈皮、槟榔各10 g,贯众、双花、山楂各25 g,竹叶、生地各31 g,当归、神曲、甘草各16 g,加水煎煮,取药液分成2次灌服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方中药量适合体重为20 kg的病猪使用。
方3:取木通、二丑、茯苓皮各15 g,苍术、石斛各20 g,泽泻、陈皮、大腹皮、猪苓各10 g,30 g桑根皮,加水煎煮,取药液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
方4:取秦艽、羌活、槟榔、木耳、商陆各20 g,木通、大腹皮、泽泻、茯苓皮各40 g,以适量车前子、生姜皮为引,加水煎煮,每天1剂,取药液给病猪灌服,连续使用2~3天。
4.1.3 中西结合治疗
病猪按体重使用0.6 m L/kg板蓝根注射液、0.15 mg维生素B12、30 mg链霉素,混合均匀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按体重肌肉注射0.3 m L/kg亚硒酸钠维生素E。同时,取50 g芒硝,茯苓、胆草、郁金、车前子、川朴、陈皮各15 g,栀子、牵牛子各20 g,大黄、茵陈、大青叶各25g,瓜蒂、芦荟各10 g,全部研成细末,加入3000 m L开水冲调,再以250 g红糖为引,一次性给病猪灌服或者任其自由饮用,间隔1天1次,连续使用2次。以上药量适合10头体重为10 kg的病猪使用。
取5 m L庆大霉素、4~12 mg地塞米松以及磺胺嘧啶钠、板蓝根各10 m L,混合均匀后对病猪分点肌肉注射,连续使用2~3次。同时,取白术、苍术、猪苓、神曲、车前子、甘草各6 g,12 g滑石,加水煎煮,取药液给病猪分成2次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
4.2 免疫预防
猪水肿病可通过免疫疫苗来减少发病,一般对14~18日龄的仔猪接种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每头颈部深层肌肉注射2 m L,免疫保护期可持续3个月。
4.3 加强饲养管理
4.3.1 适时补料
仔猪适宜在10日龄左右开始进行诱食补料训练,有利于胃肠道器官发育,并刺激分泌消化酶。喂料量要逐渐增加,采取少量多次,注意断奶后1周不可饲喂过饱,禁止突然更换饲料。另外,要供给适量的青绿饲料。
4.3.2 坚持定期消毒
舍内栏栅、天花板、墙壁、地面、饮水嘴、食槽、用具、排水沟以及运动场等都要定期进行消毒,每周1次,但发病其间每天进行1次消毒。
4.3.3 日常管理
确保栏舍干燥,适当通风换气,避免潮湿,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加强保暖。防止仔猪饲养在拥挤的环境中,且每头占栏面积适宜控制在0.3~0.4 m2。另外,每天要到运动场中进行2~3 h的运动,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