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虽然致死率低,但其危害程度也很大。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一些帮助。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伴有呼吸困难、频繁咳嗽、持续发热、后续衰竭但又快速恢复。除了极少数病猪死亡外,绝大多数都会康复。该病最早于上世纪初在北美洲被发现并开始流行,且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当时人的流行感冒十分相似,而直到70年代初才在其他洲部分国家有报道。截止目前,该病已呈世界流行态势,不仅对当今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由于是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健康。
1 流行病学
目前,已被发现的猪流感病毒有8种以上不同的血清亚型,可感染多种动物,中人和猪尤其易感,且人可以感染猪流感病毒,而猪同样也能够感染人流感病毒。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动物或带病毒动物,包括已经康复的动物。该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痰液、鼻液和口涎等分泌物中,大部分由飞沫经呼吸道导致感染。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该病的特点是病程较短,但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又偏低,大约为8%~10%。该病经常是突然发作,快速传播,通常能在4~6d内达到顶峰,而又会在15d左右间快速消失。容易反复发作,如果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病毒,病程会延长,病情也会持续加重。猪流感的发病率非常高,接近100%。
2 临床症状
患病猪初期体温升高速度非常快,最高可达41~42℃,其临床表现为极度厌食,身体十分虚弱,精神萎靡不振,喜卧,不愿走动,大部分病猪便秘,粪便似球形,尿少色浓。部分病猪走动时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声音如犬吠,呼吸十分急促,同时会出现结膜炎、鼻炎、鼻腔分秘物及打喷嚏,张口呈腹式呼吸。眼和鼻中可见大量粘性分泌物,其中鼻腔的分泌物中可见有血样。病猪蜷缩身体并相互聚集一起,无法移动,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其肌肉僵硬,有疼痛感,伴有膈肌痉挛,呼吸顿挫。本病可导致母猪流产或产下弱仔。待到后期,重症病猪会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极少部会死亡。由于该病常伴有其他病原体的并发或混合感染,因而其实际表现情况可能要更为复杂一些,所以认真分析,正确判断。该病还会发生亚临床感染。如育肥猪在没有发生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时,而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病猪抗流感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非常高。该病与猪的免疫状况、年龄、气候、猪舍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这些都决定着猪流感的临床表现结果。3 病理变化
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器官上。比如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充血和肿胀,表面覆有一层粘稠的液体,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液体,胸腔也混有一定的纤维素样的液体。肺的病变基本是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和隔叶的背部与基底部,与周边界线十分明显,色泽从红到紫,组织坚硬,病区伴有多处出血点。观察胃肠粘膜有卡他性炎,尤其胃大弯处充血特别严重。脾脏也表现肿大,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且多汁。
4 诊断要点
可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还应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假如某猪场猪群有大量生猪发生急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在怀疑暴发猪流感的同时,还应考虑与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区别。
4.1 病毒分离
(1)采集样品在病猪的高热期从其鼻腔或咽喉中采集分泌物作为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将所采集的拭子放入到适宜的培养液中,在样品进行分离之前要保持湿润、凉爽。如果样品可以在48h以内进行分离操作,最好置于4℃冰箱保存。
(2)病毒分离可选择10日龄鸡胚,用其分离病毒既可靠又经济。鸡胚一般在35℃孵化,孵育70h后收集尿囊液,用来测定其凝集鸡红细胞的能力,以证明流感病毒是否存在。
4.2 血清学试验
该诊断法需要备用2份血清样品,一份是在急性期采集的,另一份是第3周采集的,如果抗体水平升高则为阳性。选用血凝抑制(HI)检测抗体是最常用的方法。